搜尋此網誌

2025年1月18日星期六

明周文化

I人之境

內向學生假裝E人才會被重視?

教師和心理學家拆解香港學校課程設計

評核方式為何偏好外向性格

    「I人對住好多人真係好」、「作為E人,每次遇到新嘅人都好想瘋狂傾偈」、「I人喜歡的東西︰沒人的電梯、不聊天的理髮師、不愛講話的Uber司機;E人喜歡的東西︰I人!」……在網上討論區及社交平台,這種關於「I人」、「E人」性格差別的分享頗為常見。「I」及「E」這兩個名詞源於MBTI十六型人格測試的性格劃分指標,分別意為Introversion(內向型)及Extraversion(外向型)性格。

    兩種性格的差異,在網上可被當作有趣玩笑;不過在學校裏,這種差異卻可能造就迴異的命運。在香港,由幼兒園入學試到大學評核方式,都看重擅長交際、善於表達的外向性格特質。內向的小孩,不但在激烈的入學競爭之中失去優勢;也可能因無法適應學校著重表達、演講或討論的評核方式,導致不被看見。I人學生在這樣的環境下,如何生存和成長?

沒有留言:

發佈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