勢者,因利而制權也。
所謂勢,就是根據於己有利的原則而採取臨機應變的作戰行動。
不戰而屈人之兵,善之善者也。
不經過交戰而能使敵人屈服,才算是高明中的最高明。
不若則能避之。
實力不如敵人,就要避免決戰。
善守者,藏於九地之下。
善於防守的人,隱藏自己的兵力就像藏在地下,深不可見。
奇正之變,不可勝窮也。
奇正的錯綜變化,卻是無窮無盡。
故善戰者,求之於勢,不責於人,故能擇人而任勢。
所以,善於指揮作戰的將帥,總是設法尋求有利的態勢,不強求自己的部屬,這樣他們的注意力就能不放在強求人上,而放在充分利用有利的態勢上。
兵之勝,避實而擊虛。
作戰取得勝利,是由於避開敵人實處而攻擊敵人的虛處。
無邀正正之旗,勿擊堂堂之陳,此治變者也。
不要去攔截那種旗幟整齊、陣形嚴密的敵軍,不要去攻擊那種陣容盛大、實力雄厚的敵軍,這是掌握戰術變化的方法。
故用兵之法,無恃其不來,恃吾有以待也。
所以用兵的法則是,不要指望敵人不來,而要依靠自己作好準備,嚴陣以待。
廉潔,可辱也。
自愛廉潔,就可能受不了敵人污辱而落入圈套。
兵非多益,惟無武進,足以併力、料敵、取人而已。
打勝仗不在於兵力越多越好,只要不是輕敵貿進,能集中兵力、判明敵情、取得人心就足夠了。
主不可以怒而興師,將不可以慍而致戰。
國君不可因一時惱怒而發動戰爭,將帥不可因一時氣憤而進行戰爭。
吳仁傑《新譯孫子讀本》
沒有留言:
發佈留言